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谢炎伶 张红瑶 张婕霓 姜艳群 李欣然 刘欣 曾俊仪 张馨 唐炜 康俊宇 唐媛 程晓冉 范思敏 肖珊珊 何慧婷)为弘扬教育家精神,丰富乡村儿童的暑期文化生活。7月17日,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寸草心计划”塘韵薪禾公益实践团以《陶行知文集》为蓝本,为衡南县三塘联合学校松山中学的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教育思想解码”领读之旅。活动旨在引导孩子们深刻感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经典诵读与互动思辨中激发阅读兴趣、培育自主思考能力,为乡村学子暑期成长注入文化滋养。
图为实践团成员给孩子们上课 姜艳群摄
活动中,主讲人李欣然紧扣“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生动讲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生平与革新实践。从大胆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被大家称为“陶大胆”的独特教学举措,到把知识巧妙比喻成如糖般甜蜜,因而被孩子们亲切唤作“糖爷爷”的暖心故事,再到用悠扬口琴声代替传统铃声,提醒学生喝水的贴心细节,还有先生两次改名,以此践行“先行后知”理念的动人轶事,这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瞬间点燃了他们内心深处对知识和智慧的强烈渴望。
图为同学们进行互动诵读 姜艳群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经典诵读环节,实践团成员紧密结合“生活即教育”理念,巧妙地将经典融入生活场景,逐句拆解《大学之道》。孩子们在厨房中的烟火气息,户外的广阔田野等生活场景中真切感受到知识无处不在。带着对“生活即课堂”的深刻感悟,成员们又带领孩子们诵读起陶行知先生创作的童谣。教读《小孩不小歌》时,通过分角色互动诵读,帮助孩子们明白“人小心不小”的深意;《自立立人歌》 则伴着拍手、拍腿、跺脚的欢快节奏,让“自己的事自己干”的道理深入人心。
图为小同学书写自立卡 姜艳群摄
“身体有没有进步?学问有没有进步?道德有没有进步?”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和反思“成长三问”,成员们加入了简单又形象的身体互动:思考学问进步时,轻轻点点眉心,寓意知识的积累在大脑;思考道德进步时,温柔抚抚胸口,表示品德修养源于内心。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从书本上的抽象文字转化为孩子们每日三省吾身的生动实践,让这些宝贵思想真正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此次沉浸式领读活动,无疑是一堂生动鲜活的“生活教育”实践课。它在乡村儿童心中播下了教育智慧与求知精神的种子,让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箴言在新时代的乡村教育舞台上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未来,实践团将持续聚焦乡村儿童文化素养培育的迫切需求,深耕经典,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为乡村儿童的成长注入更多的知识养分与向上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