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农学院“贞心丰行”实践队在贞丰县与对门山村茶叶种植大户进行深度交流访谈

发布时间:2025-07-19 14:4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力峰 肖青丹   阅读 9.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张力峰、肖青丹)为深入了解对门山村茶叶种植技术应用、产销衔接及成本收益等一线问题,助力当地茶产业提质增效。7月17日,贵州大学农学院“贞心丰行”实践队与对门山村茶叶种植大户万继国进行深度交流访谈。


图为实践队与茶农万继国交流访谈

  实践队了解到,万继国种植茶叶30余亩,年收入10万元到20万元之间。他凭借多年实践经验,带动对门山村从当初几乎无人种茶发展到如今家家户户都种茶,实现茶产业全民覆盖,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让村民享受茶产业红利。在茶产业生产经营中,他坚持手工采摘结合现代工艺,严控品质,注册品牌,产品销往浙江、山东等多省。在清明前后一个月他的茶园为采茶村民提供就地就业机会,增加了对门山村民的收入,成为乡村振兴典范。


图为对门山村茶园

此外,在访谈中万继国也向实践队谈及了当前对门村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他表示许多种植大户因村民土地流转意愿不一难以规模化,难度管理不便以及炭疽病、叶斑病及小绿叶蝉等病虫害频发。在加工环节中,加工设备相对原始,机器加工效果不一,标准化生产亟待突破。


图为对门山村茶叶包装

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实践队对茶叶提质增效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茶叶提质增效不仅能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升级,还能强化品牌建设和吸引人才回流。实践队成员表示,将持续关注对门山村茶叶提质增效工作的进展,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农学院党委副书记、对门山村第一书记王明建议:对门山村在茶叶提质增效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参加茶叶展销会等方式,提升茶叶品牌的知名度。同时,推动茶产业与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茶旅融合项目,增加农民收入。

图为茶农万继国与农学院副书记王明谈话

撰文 | 肖青丹

图片 | 宋玉英

一审 | 张力峰

二审 | 黄奇 

三审 | 王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力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9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