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塔里木大学“非遗传承·彩绸织梦”三下乡实践团来到了和田市吉亚乡艾德莱斯村,与村民麦麦提敏·努日展开深入交流,开启了一场对艾德莱丝绸这一古老技艺的探秘旅程。此次实践旨在深入了解艾德莱丝绸的传承现状,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并为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团踏入麦麦提敏·努日的家中,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麦麦提敏·努日热情地迎接了大家,并迫不及待地展示起他的看家本领——艾德莱丝绸的织造工艺。随着织机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丝线在他手中逐渐交织成精美的图案,实践团成员们围在一旁,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深深被这古老技艺的魅力所吸引。
麦麦提敏·努日向成员们介绍,他自幼跟随长辈学习艾德莱丝绸织造,至今已有数十年。他说,艾德莱丝绸不仅仅是一种织物,更是维吾尔族文化的象征,每一道工序、每一种纹样都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情感。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艾德莱丝绸的制作,这门手艺是大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邻里关系的纽带。
在交流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虽然艾德莱丝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在传承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多元化的就业选择,使得年轻一代对学习这门耗时费力的传统手艺兴趣缺缺。另一方面,传统的艾德莱丝绸纹样和款式逐渐难以满足当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而创新设计又缺乏专业人才和资金支持。此外,销售渠道的单一和宣传推广的不足,也限制了艾德莱丝绸的市场拓展。
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成员们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与麦麦提敏·努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成员们提出,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和宣传,拓宽艾德莱丝绸的销售渠道;同时,邀请专业设计师与手艺人合作,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工艺,开发出更符合当代审美的产品。麦麦提敏·努日对这些建议表示高度认可,并表示愿意尝试与外界合作,共同推动艾德莱丝绸的传承与发展。
此次实践活动,让塔里木大学“非遗传承·彩绸织梦”三下乡实践团的成员们对艾德莱丝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他们在与手艺人的交流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传承的责任。他们表示,将把此次实践的收获带回校园,通过更多的宣传和实践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艾德莱丝绸,关注非遗传承。同时,他们也将持续关注艾德莱丝绸的发展,为其传承与创新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撰文|李玉婧
摄影|王焌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樊家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