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春启程:奔赴山乡,播撒希望
七月盛夏,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暖风支教团整装出发,怀揣炽热情怀,奔赴后洋村,开启为期16天的“奋斗青春,筑梦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聚焦留守儿童成长,他们以创新打造的“青春课堂”为核心,立志为山区的孩子们编织一个知识与关爱交融、色彩斑斓的“七彩假期”,搭建一座通向广阔未来的希望之桥。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
二、五育花开:匠心课堂,赋能成长
扎根后洋村,支教队员迅速融入,精心构建融合“厚德、书香、健康、弘美、力行”的立体化课程体系:
厚德育心:党史学习、爱国教育浸润心田,红歌合唱激荡情怀。结营话剧《闽东星火起蓝田》深情演绎詹如柏创立游击队的壮举,打造震撼心灵的红色课堂。
▲图为开展党课思想教育
▲图为话剧《闽东星火起蓝田》演出现场
▲图为师生合唱《如愿》演出现场
书香启智:语文、数学、英语基础课筑牢根基,辅以趣味阅读与诗词赏析,让书香弥漫童心。
▲图为基础课程授课现场
健康强魄:阳光体育课释放青春活力,融入式心理健康引导,细心呵护孩子们阳光自信成长
▲图为趣味运动会现场
弘美育情:发挥服装学子专业所长,非遗扎染体验课惊艳亮相。孩子们亲手将靛蓝与纯白幻化为独特艺术品,手工创作、汉服文化研习与《折柳》走秀课程,深度激发审美力与创造力,师生同台尽显东方雅韵。
▲图为扎染等特色课程授课现场
▲图为师生走秀《折柳》演出现场
力行求真:趣味科学实验点燃探索火花,鼓励动手实践,知行合一。
▲图为科学手工课授课现场
三、星光舞台:童心绽放,梦想飞扬
支教时光在7月16日晚的暖风支教文艺汇演暨后洋村“村”晚中迎来璀璨高潮。孩子们化身“追梦人”,以率真活力的舞步诠释《我们都是追梦人》;师生携手,《送别》、《如愿》的深情合唱,纯净童声与青春旋律交织,令全场动容;汉服走秀《折柳》衣袂翩跹,绰约风姿定格难忘瞬间;红色话剧《闽东星火起蓝田》的倾情演绎,将革命精神薪火相传。这是童真的绽放,更是梦想种子的破土萌发。
▲图为暖风支教文艺汇演现场
四、双向淬炼:青春答卷,责任担当
“这段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被需要’的价值。看着孩子们从羞涩到踊跃,眼中闪烁求知的光,在扎染中专注,在舞台上自信,这就是青春最美的意义。”一位队员动情分享。对后洋村的孩子们,这16天是视野的开拓、兴趣的点燃、文化自信的建立与家国情怀的厚植。对闽院学子而言,深入乡村、体察教育现状,在备课授课、组织活动中锤炼综合能力,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深化了社会责任与奉献精神。这是一场青春与童真的双向奔赴,在服务与实践中,青年学子锤炼品格,增长才干,淬炼出更闪亮的人生底色。
▲图为支教过程群像
五、薪火永续:筑梦乡村,点亮未来
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暖风支教”行动,是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生动注脚。他们立足专业,创新“青春课堂”,将“五育并举”理念深耕支教沃土,不仅为山区儿童带去了知识、温暖与色彩缤纷的假期,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国情民情的认知,筑牢了服务人民、奉献家国的理想信念。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带队老师表示:“这正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洪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鲜活实践。”暖风虽暂歇,薪火永相传。服装学子将继续以热忱与智慧,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不竭的青春动能,在广袤乡土间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答卷,淬炼属于奋斗者的青春之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言蹊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