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数字赋能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7月14日山东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逐光同行”社会实践队深入张家楼街道画美达尼青岛市乡村振兴片区,聚焦当地文化产业、现代农业与市场一体化运营,实地体验北方现代版“富春山居”,探索了当地数字赋能农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本次社会实践由指导教师孙小寒带领,团队六名同学共同参与。
耕读学堂——文脉薪火的传承站
▲图为团队实地参观耕读学堂
实践团队首先走进耕读学堂,通过讲解团队成员了解到,1700平米的乡韵精品民宿依托张家楼街道西石岭村闲置用地而建,打造了集创业孵化、耕读研学、养老助餐、民俗体验等于一体的都市田园轻度假目的地,带动了当地村集体的收入和村民的就业。耕读学堂是传统“耕读传家”文化的现代表达,是乡村闲置资源活化的典范,更是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的“致富站”,为都市人寻找放松、为乡村留住人才搭建了双向桥梁。
乡忆工坊——匠心故事的讲述地
▲图为团队体验乡忆工坊
乡忆工坊内,陈列展示着具有鲜明乡村特色的农文旅及非遗产品。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当地的相关农文旅非遗特色产品,包括蓝莓汁、明日叶、编织、油画等。据讲解员介绍,这些产品大部分源自当地农户与手工艺人,既保留了乡村物产的天然特质,又融入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成为展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紫斐酒庄——蓝莓产业的深耕者
▲图为团队体验紫斐蓝莓产品
随后,团队来到了紫斐酒庄。在紫斐蓝莓展厅,队员们调研了智慧农业与电商直播带动下的“紫色经济”,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紫斐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牵头建立了果酒产业化联合体。同时还开展代加工业务,为当地农户加工各类果酒、果汁,有效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当地果农的收入。紫斐蓝莓产业发展的路径不仅是三产融合的生动实践,还为乡村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
绿泽画院——画美达尼的起源处
▲图为团队成员在解中才美术馆前合照
在绿泽画院,团队成员感受了达尼画家村的发展历程,了解了街道如何推动一张油画到百花齐放的经验做法。在艺术的熏陶中,团队成员更加深刻理解了“文旅赋能”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除了对历史的探索和画作的观赏,团队还观看了绿泽画院抖音直播间的直播现场,万数粉丝“围观”画家创作,写实风景等题材的油画更是销售火爆。这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数字赋能对于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团队成员认为艺术与电商的模式让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美”的动力。
本次调研活动让团队成员深入乡村、了解乡村,在调研过程中实地考察、切身体验,感受当地数字赋能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范式。通过本次调研,团队成员将根据实际情况与资料对调研成果进行整合,并以本次调研为契机,探索以画美达尼青岛市乡村振兴片区为参考的振兴密码,为数字赋能农文旅提供新思路,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羽彤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