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生态理念融入乡村建设,以彩绘艺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和环保理念传播,实践团在7月14日至16日期间,先后探访郑河村和徐庄村,开展调研、彩绘深化及社会实践活动。
7月14日:探访郑河村,绘就生态彩绘蓝图
7月14日,实践团前往宝应县郑河村,开展生态彩绘前期调研与筹备工作。抵达郑河村后,团队成员与村干部深入沟通,实地走访村落主干道、文化广场等关键区域,精准定位适合绘制生态主题彩绘的墙面位置。这些墙面多位于村民活动集中区,既便于展示乡村生态之美,也能让村民日常感受到绿色理念的熏陶。
在江苏省大学生在行动暨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启动仪式上,团队成员讨论了环保科普行动的部署要求与实践案例分享,深刻认识到青年学子在乡村生态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仪式中,各地实践团队代表交流了环保科普创新形式,为“丹青染乡韵”实践团将生态彩绘与环保理念传播相结合提供了思路启发。
▲图为生态彩绘启动仪式
▲图为大学生环保科普行动启动仪式
实践团首先根据设计稿完成了勾线工作,下一步将根据草稿细化设计,着手调配环保颜料,启动墙面彩绘工作,让生态理念随画笔融入乡村肌理,助力郑河村打造“一步一景、一墙一韵”的生态文化长廊。
▲图为彩绘进行中
7月15日:于郑河村绘制墙面彩绘,初显成效
为美化乡村环境、提升村庄文化氛围,7月15日,实践团在郑河村开展了为期一天的乡村彩绘工作。团队成员于清晨5:30-11:00和下午16:30-19:00两个时段分工协作,高效完成颜料调配、墙面粉刷、上色和晕染等工作。清晨5:30抵达彩绘地点后,团队首先对墙面进行清洁和基础粉刷,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随后,成员们分工完成图案勾勒、上色和晕染步骤,确保色彩均匀、图案清晰。
▲图为墙面粉刷与晕染工作
上午工作结束后,团队对已完成部分进行了初步检查,确认无瑕疵。下午16:30继续开展绘画工作,进一步完善细节,提升整体视觉效果。色彩鲜明的乡土主题图案为郑河村增添了活力,吸引了周边村民的关注和好评,初步展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成果。
▲图为7月15日彩绘成果
目前,村内墙面彩绘已初具成效,团队计划次日继续推进剩余墙面的粉刷和涂色工作,重点完善细节部分,确保整体风格协调统一,并对已完成区域进行清理维护,进一步巩固乡村振兴成果。
7月16日:深化郑河村彩绘,并赴徐庄村开启社会实践新篇章
为深化生态艺术赋能乡村建设成果,接续推进绿色理念传播,7月16日,实践团在郑河村精进彩绘创作,并转战徐庄村开启社会实践新篇章。在郑河村,团队成员挥毫施彩,将前期精心设计的生态蓝图逐步转化为生动的墙景。通过精雕细琢,为已勾勒的线条填充饱满色彩,并添加文字元素,一幅寓意深远的生态画卷在村中主干道周边徐徐展开,吸引村民驻足观赏,让生态文化在村落肌理中焕发新颜,持续营造“一墙一韵”的乡村美学空间。
▲图为郑河村墙面彩绘深化进行中
下午,团队转战徐庄村,迅速投入多维度实践。首先聚焦生态理念普及,组织面向村民的垃圾分类专题宣讲会,深入解读分类意义与方法,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同步开展覆盖广泛的问卷调查,通过发放与回收问卷,广泛采集村民对生态环境现状的看法、环保需求及对生态彩绘的建议,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图为实践团在徐庄村进行问卷调查以及收集
宣讲现场及后续走访中,成员们积极向村民发放精心准备的环保知识传单,图文并茂地传递绿色生活信息,并耐心解答疑问,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图为实践团在徐庄村向村民发放传单
此外,团队实地参观了徐庄村特色农产品直播间,学习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的新模式,探寻生态理念与乡村经济结合的创新路径。同时,与村干部深入交流,并实地踏勘村落重要节点,细致观察并初步选定下一阶段生态彩绘的墙面位置,为艺术赋能乡村生态奠定空间基础。
总结展望
通过三日密集活动,实践团成功将生态彩绘与环保科普相结合,在郑河村和徐庄村营造出“一步一景、一墙一韵”的生态文化氛围。团队成员在调研、彩绘深化和社会实践中,展现了青年学子在乡村生态建设中的责任担当。未来,团队将继续完善彩绘细节,扩大环保理念传播范围,助力更多乡村实现绿色振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泉宇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