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活动室内暖意融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蓝马甲”志愿者与3至6岁听障儿童共赴一场色彩之约,用画笔搭建跨越无声世界的沟通桥梁。
彩笔跃动指尖,以画为媒筑默契
活动选取苹果、小草等生活化形象,搭配气球、笑脸等活力元素设计绘画主题。考虑到听障儿童特殊性,志愿者摒弃语言教学,通过手把手引导与夸张表情示范建立交流:握笔勾勒气球时同步抬臂模仿“升空”,画笑脸时轻指嘴角再指向画纸,默契在眼神交汇间悄然生长。
▲图为志愿者陪孩子们学习绘画
从拘谨到绽放,暖意涌上心头
孩子们的变化令人欣慰:从起初拘谨到松开紧绷手指,沉浸绘画乐趣。志愿者始终耐心陪伴——孩子举画稿时用夸张口型说“真棒”并配合手语点赞,颜料沾手时温柔擦拭,对犹豫选色的孩子则铺开彩笔鼓励自主挑选。指尖温度与默契眼神让活动室暖意涌动。
▲图为孩子向志愿者展示作品
画作存童真,合影留温情
活动尾声,孩子们的童真画作被细心收存,志愿者与孩子们合影定格美好瞬间。河南省残联工作人员表示,此类互动既锻炼动手能力,更让孩子感受社会关爱,对康复成长具有深远意义。
“每个孩子笔下的色彩,都是心底最真的声音。”志愿者感慨道,未来将带着更多彩笔和热情常来陪伴,也盼更多人走进听障儿童世界——不必过多言语,一支笔、一个微笑,便足以给无声世界架起绚烂彩虹。
撰文 | 吴限曜
图片 | 陈晓彤
审核 | 郭姣姣 陈晓彤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晓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