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走进人民大会堂的她——科技种田带头人石玉莲从田埂到云端的探寻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15 08:3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楠、万海霞   阅读 1.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5日(通讯员 李楠、王敏)“因为不想错过这个时代,所以一直在努力。”三次走进人民大会堂的经历让她坚信,带领乡亲们用科技把地种好,就是对这份荣誉最好的回应。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石玉莲,对着实践团成员爽朗一笑,话语里满是笃定。7月12日,江西科技学院青春派社会观察服务实践团走进金坪“农民一姐”石玉莲的产业基地,在她的带领下,一同见证科技在田间的点滴绽放。

▲图为石玉莲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基地

“创新是最难的,要克服自己这个最大的敌人。”从近40岁回到校园到50多岁成立公司,建立“石玉莲乡土人才工作室”,她始终坚持学习,无人机技术、水稻旱作技术、视频剪辑、抖音直播,每一次的尝试,都是她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她看着的实践团的青年大学生们,目光熠熠:“要无限热爱自己的事业,结果会远超你的想象。”

▲图为石玉莲与实践团成员进行交谈

▲图为石玉莲为实践团成员讲述经历

田野上,植保无人机循着航线运作,高度雾化后的农药均匀喷洒。石玉莲手持操作屏,指尖轻触调整参数,面前是连片的水稻幼苗。从初代的手动操控无人机,到现在更为智能便捷的操作屏,无人机植保已成为基地的农耕主力。

▲图为石玉莲正在操作无人机进行作业

身兼南下村党支部副书记、妇联主席等多重身份的石玉莲,在感受到科技种田的力量后,对于村民们缺资少技的状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倡议组建水稻专业合作社,给村民们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从种子到催芽再到施肥、收割,她事事操心。在她的推动下,合作社所有农户全部用上水稻科学施药、测土配方施肥、“三控施肥”、免耕直播等种植管理新技术。

▲图为石玉莲正在为实践团成员讲解

谈及南下村的未来规划,石玉莲兴致勃勃地告诉实践团成员,她打算依托村里逐渐完善的产业基地,打造高素质农民教育基地,不仅提高种植优质优价的经济作物,还能吸引年轻人能够参与实践、深入体验劳动。她坦言,自己时常阅读党史相关书籍,共产党成立以来历尽百年风雨,踏过坎坷征程的精神力量,不断激励着她前进。

▲图为石玉莲为实践团成员展示无人机

▲图为石玉莲与实践团成员合影

在科技助农的路上,这位劳动者,正用多重身份的担当,让无人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飞越高,让田间的稻香透过手机屏幕走进千家万户,用不停歇的脚步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农耕新篇章。

文字:隋珑 余京京 李楠

图片:寇龙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万海霞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5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