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香染石壕路,蓝布沁赤焰。2025年7月9日,重庆移通学院“红色信使寻访”党史学习教育团的成员们,怀揣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对红色教育的赤诚敬意,奔赴石壕镇香树村、万隆村,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寻根铸魂之旅。通过聆听功勋老兵的珍贵口述实录,并深入非遗工坊进行沉浸式实操体验,团队在历史场景的复刻中,让炽热的红色基因与传统技艺相互碰撞、交融,使永不褪色的红色血脉焕发出独特的时代光芒。
香树寻遗触匠心:万隆访古听岁月
顶着炎炎烈日,寻访团认真聆听非遗传承人讲述蜡染技艺的千年传承史,解码蓝靛深处蕴藏的历史密码。染料与织物交织,色彩层叠晕染,仿佛重现古今匠人在烈日下坚守的身影。方巾上的每一道纹理,都成为寻访团与千年文明展开的深度对话。踏入万隆村,古老的吊脚楼建筑群如历史画卷徐徐展开。青石板上斑驳的苔痕,木梁间缠绕的蛛丝,都在无声地诉说着烽火岁月里的故事。砖瓦无言,却以最质朴的方式铭刻着红色的印记,让红色教育与文化传承,在探访革命遗迹的过程中,沉淀为更具质感的精神滋养。
青年寻迹叩问:红蓝交汇心灵回响
脚步丈量香树村的染布石阶,目光抚过万隆村的斑驳砖墙,寻访团成员沉浸其中,深切感受着非遗技艺的坚韧生命力与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的深沉脉动。在这象征革命热血的红与代表传统靛蓝的交汇点上,在峥嵘的革命历史与厚重的非遗文化的融合处,每一次对蜡染纹样的解读,每一次对历史建筑的凝视,都化作一次深刻的心灵叩问与强烈的精神回响。古老技艺智慧之光与革命先辈理想之炬的灼灼光辉,在青年们的探寻中交织、碰撞,熊熊燃烧,激荡起澎湃的文化认同感与沉甸甸的历史使命感。
青春赋能红蓝薪火,续传承新篇章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非遗技艺的深度探访,更是一堂行走在红色沃土上的沉浸式党史教育课。志愿者们通过亲身感受,深切体悟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深厚红色文化与不屈的民族精神。他们将这份鲜活生动的“活教材”带回校园,让烙印在蜡染纹样里的先民智慧、回荡在吊脚楼间的革命故事,以及深蕴其中的红色火种,感染并启迪更多的青年学子。青年一代正以青春之力,为红色文化的薪火相传、为非遗技艺的守护与创新注入澎湃动能,用心用情续写着新时代文化传承与红色教育融合发展的壮丽篇章。
撰稿|韦莹莹 邓琦
摄图|杨敬雯,陈袁媛,张守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玉琪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