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电学子三下乡:守护绿色家园,共筑生态未来

发布时间:2024-07-23 20:5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曹凯文   阅读 1.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曹凯文 冯思宇 肖银莹)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2024年7月6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桑梓”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重庆市永川区板桥镇开展以“道路靓化展风采,‘洁净’全力焕新颜”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改善乡村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街道道路两旁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街道整体形象与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为了营造一个更加美丽、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号召,针对街道道路两旁杂草丛生、路边散落白色垃圾、垃圾 集中堆放点管理不善、排水沟渠淤塞不畅以及居民房屋前后 环境脏乱等重点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志愿者们组织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这次行动不仅是一次对环境卫生的改善,更是一次环保意识的觉醒与居民参与度的提升。

行动之初,志愿者们通过实地考察,对板桥镇环境问题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摸底调查,并制定了详细的整治方案,明确了整治目标、责任分工、时间节点及预期效果,并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图为志愿者前往板桥镇开展活动。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骆鑫摄

活动开始后,志愿者们对街道、河道两侧的杂草进行了全面清理,针对路边散落的白色垃圾,志愿者们动用了专业设备,沿街进行地毯式清扫。在烈日下,志愿者们手持扫帚、铁锹,一铲一铲地将垃圾铲进垃圾袋中,汗水浸湿了衣背,但他们的脚步从未停歇。同时,志愿者们对居民房屋前后的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通过耐心劝说、引导居民自行清理与协助拆除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改善了居民房屋前后的环境面貌。

图为志愿者在清理河道旁的垃圾。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骆鑫摄

对于垃圾集中堆放点管理不善的问题,志愿者们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整改。首先是对现有堆放点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布局,确保每个点都能满足周边居民的投放需求且不影响周边环境。其次是对堆放点进行了硬化处理并设置了防雨棚和围栏以防止垃圾散落和雨水冲刷带来的二次污染。同时,志愿者们还加强了垃圾分类的指导和监督力度确保各类垃圾能够得到正确的分类和处理,建立了定期清运制度确保垃圾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避免堆积成山影响居民生活。

在整治行动过程中,志愿者们不仅积极进行环境整治,还高度重视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开展宣讲活动等方式,向居民普及环保知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保持街道整洁的意义,让居民更加深刻的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志愿者们还呼吁居民,邀请居民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中,亲身体验环境整治的乐趣和成就感。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还激发了他们参与社区环境整治的热情和动力。

图为志愿者在进行垃圾分类。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骆鑫摄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和持续努力,板桥镇的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街道两旁干净整洁;路边白色垃圾消失不见;垃圾集中堆放点管理规范有序;排水沟渠畅通无阻;居民房屋前后环境焕然一新。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街道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增强了街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为确保持续优化社区环境治理,志愿者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普及环保知识和社区治理的重要性。携手共建一个更加美丽、宜居的街道环境。积极探索建立社区环境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同时,鼓励居民自发组织成立环保志愿者队伍,参与街道环境的维护工作,努力打造更加美丽、宜居、和谐的街道环境。

展望未来,志愿者们将继续巩固和扩大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街道环境持续改善。同时,志愿者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和居民参与度,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居民的自觉行动。

图为清扫结束后志愿者集体合影。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骆鑫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曹凯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8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