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抒怀,古韵悠扬——观中国首部吟诵传承人微电影《大音希声》有感

发布时间:2024-04-13 00:20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5.7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书画赏析

春日里,最常做的事情,便是坐在暖暖的阳光里,赏一抹樱色,听一曲吟诵,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有些念,未必非要都要抵达,只一颗喜悦心,便足够。


吟诵缘起,一往而深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魏俊梅老师与吟诵结缘于一本蓝皮竖排《三字经》。那时,她疯狂地迷恋古诗词,每每自己写了诗词,总会似懂非懂地拉长声调,曼吟长叹。她说:“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遇,莫于初见。我于吟诵,亦是。”

我于吟诵,亦是。那年十月,木叶已经簌簌落满一苇湖上。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它们成千上万地停留在此刻已色泽转暗的水面。晚自习的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书香味,仨俩身着汉服的学长学姐走上讲台,为我们吟诵了一曲《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伴随着流传千年的吟诵调,《孝经》的敦敦教诲也吟咏出了独有的韵味。至此一颗名为“吟诵”的种子便悄悄地种在了我的心里。

除此之外,湖湘吟诵调传承人刘洁淳老先生的坚守才最让人动容。学长学姐们在介绍吟诵时,播放了刘洁淳老先生的吟诵视频,一位眼神慈祥、头发花白的可爱老头抑扬顿挫地吟诵着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抹淡淡的忧伤化为泉水,涌入了我的心间,浇灌了那颗种子,此后我决心加入了五溪吟诵社。而影片中魏俊梅老师也有这样一个引路人——霍松林老先生。霍老九十多岁高龄仍然致力于吟诵传承事业,让我十分敬佩!

感恩老一辈吟诵传承人的坚守,感念老一辈吟诵传承人的执着,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熠熠生辉!


吟诵求学,用心用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图片源于微电影《大音希声》。

魏俊梅老师最开始学习吟诵是在网上四处搜寻有关资料,自学自练。她说:“那是我吟诵最初、最美、最用心、最刻苦的一段学习经历。”

于我而言,我的吟诵求学之路是莫大的幸运。进入五溪吟诵社之后,我跟随刘晓蓉老师开始了系统的吟诵学习。第一次上课,对吟诵没有任何概念,懵懵懂懂的跟着老师吟,学习的吟诵是《春日偶成》,老师给予我们莫大的鼓励,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只要能吟出来,就成功了!”我很紧张、很生涩的吟出了自己的第一首诗《春日偶成》,感觉自己真的是迈出了一大步!渐渐地我尝试走进诗词的世界,把诗词的平仄格律等基础知识掌握以后,将自己理解的感情充分的揉进去,身临其境用全身感情吟诵。从“鹿鸣杯”吟诵大赛优胜奖,到二等奖,最后获得一等奖,每一次吟诵都有自己新的理解、新的突破。

回头看,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吟诵逐渐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学习吟诵的脚步却在一直前行!

愿为行者,弘毅致远

霍老说:“吟诵需要传承下去。”在霍松林老先生的支持下,魏俊梅老师开办了她的首场吟诵讲座。之后的几年里,魏老师十多次登门拜访求教,霍老都给予她支持、赞赏。

不论是霍松林老先生,还是刘洁淳老先生,两位老先生年近百岁,不为名利,不计得失,不遗余力传递吟诵薪火。他们的精神和行动时刻感召着我,让我也有了一份使命与担当,志愿为吟诵尽绵薄之力。两年多的吟诵学习,让我明白“继绝学,承文脉,责在吾辈”。惟愿日后“上善若水,吟古今韵事;厚德载物,诵五溪华章”。

不忘初心,做坚定的吟诵传承者,躬身力行,弘毅致远!(通讯员 张文君)


责编:大学生云报 赵洋 + 投诉

743 赞